#關于醫療衛生改革#
——希望國家衛計委盡快落實國家對中醫藥的扶持保護相關政策,并制定方法制止和嚴查歧視中醫藥的行為。
——零售藥店應該更加允許市場化,醫保目錄要放開對零售藥店的限制,醫保部門不應該對藥品價格做限制。
——應該開放網售處方藥。相關部門可以管理哪些藥品不能在網上銷售,例如精神類藥物等。除了明確規定之外的其他處方藥,應該允許在網絡上銷售。
——雖然說我國的醫患關系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和諧的,但不能用 “地大人多”來解釋和稀釋它的嚴峻性和傷醫事件的兇殘性,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糾紛就會上升給社會帶來不安,以至于影響整個國家的國際形象,對百姓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罕見病患者大多喪失勞動能力,其就醫、就養、就學、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已成為我國不容回避的嚴峻的社會問題,事關國民健康和社會的和諧,全國人大應盡快制定《罕見病防治法》。
——國辦、CFDA推進藥品一致性評價,是提高中國藥品質量、保障人民用藥安全有效、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競爭力的大好事。
#關于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是一場及時雨,要放開制度供給,才能放開市場的活力,才能激發企業家的創造力才能去推動企業創新,去適應市場的各種需要。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則秉持“多放手”原則,對于企業能把控的部分領域,政府應給予“充分自由”。
——中國人都跑去外國買這些東西,說明我們企業家沒有做好,沒有滿足中國已經產生的新的需求。這也為我們企業家創新轉型發展提供了方向、信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給企業松綁。龍頭應該是制度供給,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政府要創造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給出科技創新空間,給出人才施展聰明才智、釋放潛力的空間。
#關于產業鏈扶貧#
——“扶貧脫貧”是一場“決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康恩貝等企業的實踐證明,產業鏈扶貧是一個很好的脫貧模式,完全符合五大發展理念。如果全國有成千上萬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都來參與這件事,就能解決一大部分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問題。
——扶貧開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立法的缺失導致扶貧缺乏法律保障,現有扶貧模式矛盾日益突出,扶貧開發立法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國家應盡快制定并出臺《中國農村扶貧開發法》。
——我要把產業鏈扶貧當成后半輩子的主要事業來做,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關于轉型升級
——人,才是企業的真正競爭能力所在。我們要激發企業全體員工的創造力,讓全體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盟,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企業轉型升級除了要關注更新技術和占領市場外,更應該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關于政商關系#
——官員和企業家要“親”更要“清”。親商的同時要清白是習總書記對官員的要求。也是對民營企業家的要求。對已經有一定身家的民營企業家而言,做大企業主要是為社會做貢獻。既然為社會作貢獻,就沒有必要用違法違規的手段。
——民營企業家應該堂堂正正做事情,應該挺起脊梁,平等地有尊嚴的和官員打交道。
#關于環保#
——希望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相關政策,一手推動污染處置企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產業,另一手嚴格控制污染排放,對工業污染物產生、轉運、處置實現全過程動態監管。
——國家環保部要盡快完善對工業污染物實行全程監管的規則和細則,在加大產污、治污企業的主體責任的同時,明確地方特別是縣市區環保部門的全程動態監管責任。同時要加大對環境執法人員的培訓,科學執法。
——鼓勵治污企業技術創新,國家及各級環保、科技等部門要單列污染物處理技術創新專項,支持治污環保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建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對提供治污相關技術服務的收入免征相關稅收。
——建議取消“危險廢物處置費政府定價”,放開價格,交由市場競爭形成,這樣更有利循環產業發展。
#關于慈善法#
——慈善事業是一項全民的事業,要廣泛普及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宣傳慈善典型、激發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共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互聯網+慈善”是近年來公益慈善領域的發展新趨勢,有利于鼓勵和方便捐贈人參與慈善,推動形成“人人參與慈善”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籌款模式。
——捐贈人應信守捐贈承諾,但如果出現因為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外的突發事件或捐贈人經營困難無力履行協議情形,應該免除履行協議義務。
#關于教育#
——要進一步修訂《教師法》,從教育法治高度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完善教師資源配量機制,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
——家庭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環節。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賦予家庭教育應有的法律地位,是完善我國教育體制的迫切要求。
#關于知識產權#
——應免除專利每年收取的年費,建立建全中國各地各級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建全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加大加重打擊仿冒或盜用知識產權力度。
#關于食品安全#
——要加強監管懲處力度,加大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制假販假,損害人民群眾食品安全身體健康的行為,必須嚴厲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