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推進,進一步修訂《教師法》,從教育法治高度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完善教師資源配量機制,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迫切需求。建議在修改《教師法》時,應擴充法律責任主體,細化責任條款;補充程序性規范,完善救濟制度;細化法律條文,適勢增補;補充符合當下社會情形和教育需求的條文;修改教師節日期為9月28日。
隨著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推進,進一步修訂《教師法》,從教育法治高度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完善教師資源配量機制,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迫切需求。建議在修改《教師法》時,應擴充法律責任主體,細化責任條款;補充程序性規范,完善救濟制度;細化法律條文,適勢增補;補充符合當下社會情形和教育需求的條文;修改教師節日期為9月28日。
目前,我國有關家庭教育的法律條款散見于多部法律之中,不夠系統,與國家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法制建設相比,家庭教育法制建設明顯滯后,加快家庭教育立法,賦予家庭教育應有的法律地位,是完善我國教育體制的迫切要求。
建議制定《家庭教育法》時:必須明確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與性質。必須明確家庭教育應遵循的六項基本原則:1、言傳身教原則;2、科學性原則;3、人權保障原則;4、非歧視性原則;5全面發展原則;6、協同性原則。必須明確界定家庭教育有關主體的職責范圍。必須明確家庭教育指導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
我國《執業醫師法》(下稱《醫師法》)自1999年5月1日實施以來,如今已經走過16個年頭,其中已有很多條款與社會現實不相適應,對其修改的必要性迫在眉睫。建議在修改《醫師法》時,應該注意突出加強制度建設,增設醫師終生禁業制度、醫師兼職執業制度,重塑醫師考試注冊程序,建立醫師治療豁免權利,增設知情同意制度,將《侵權責任法》規定下的知情同意制度加以細化,使其更具有實際操作性和可行性。
目前世界上已確認的罕見病有6930多種,我國已確認的罕見病有5781種,總人數約為1700萬。患者大多喪失勞動能力,其就醫、就養、就學、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已成為我國不容回避的嚴峻的社會問題,事關國民健康和社會的和諧。
為此,要求全國人大盡快制定《罕見病防治法》,維護罕見病患者公平享受醫療的合法權益,落實罕見病預防和治療政策、統籌指導、開展罕見病預防和治療工作,明確罕見病具體定義、病種、臨床診斷標準和診療規范,保障罕見病患者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實施罕見病出生缺陷干預工程,預防罕見疾病的傳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罕見病藥品的科研基地和學科體系,加強罕見疾病預防和治療領域的各種國際交流與合作,爭取和接受罕見疾病預防和治療領域的各種國際人道主義援助,依法追究侵害罕見疾病患者合法權益行為人的相關法律責任。
扶貧開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立法的缺失導致扶貧缺乏法律保障,現有扶貧模式矛盾日益突出,扶貧開發工作暴露出不科學、不適應、不可持續的問題。扶貧開發立法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為此,要求全國人大盡快制定并出臺《中國農村扶貧開發法》,在立法中明確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根本宗旨,明確扶貧開發的目標和工作重點,明確創新扶貧開發模式。
隨著國際經濟全球化的逐步形成,競爭逐步激烈,如何建立嚴密的商業秘密保護系統顯得特別重要和刻不容緩。我國至今仍沒有一部專門的《商業秘密保護法》。因此,建議制定一部專門的《商業秘密保護法》,明確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商業秘密保護權威機構(如“商業秘密網”)進行診斷、把關、指導、培訓、維權等系統化服務,明確高新技術企業的高管、中層管理人員、一般管理人員乃至一般員工在企業商業機密保護方面必須履行的職責和義務,明確政府和相關部門在保護企業商業秘密中的職責和違規的懲處機制。
從2015年開始,許多省份為了配合落實國家深化醫改,控制費用過度增長的相關政策(國務院7號、38號文,國家衛計委2號、70號文),簡單地制訂了所謂的“負面清單”及相關降價和限制性政策,許多中成藥品種名列其中。各地方醫管局和醫院歧視中藥產品、限價限入的相關行為與法規不合、與國情不符、與國家發展中醫藥的戰略規劃不一致。因此建議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及相關部委盡快落實國家對中醫藥的扶持保護相關政策,并制定方法制止和嚴查以上歧視中醫藥的行為,切實擔當和落實好國家新一輪的醫療體制改革要求。
《基本醫療保險藥品支付標準制定規則的指導意見》近期已經開始征求意見。作為一項涉及全民醫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必須兼顧我國國情和原有醫保體系的基礎,同時也要兼顧目前我國醫療定點機構和藥品零售終端的體制差別,尤其是目前零售藥店和定點醫療機構在所有制、運營模式、財政稅收政策、個人付費模式完全不同于定點醫療機構、并完全市場化充分競爭的現實狀況下,建議醫保藥品支付標準應該分步落實,先在定點醫療機構試點,零售藥店仍然延用個人帳戶支付或現金支付,實際銷售價格不應與支付標準掛鉤,按現行政策執行,并積極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分級診療、醫養結合的智慧醫療服務有利于建立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醫療保障體系,符合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方向和需要,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實事項目,必須建立穩定的政策保障和長效運行機制,才能保證項目持續穩定的開展。因此,建議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就推進分級診療、醫養結合的相關法律政策做研究、修訂和制定,切實保障我國下一階段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
丙型肝炎是在全球范圍內危害比較嚴重的一類疾病,我國丙型肝炎患者在其中所占比例最高,人數最多。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用上了DAA類丙型肝炎特效藥,而中國的丙肝患者卻與死亡相伴,用生命在等待丙型肝炎特效藥在中國上市。即使新藥在中國上市,丙肝患者也可能在高昂藥物面前,望而卻步。建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加快丙肝新藥的審批,惠及我國1000萬丙型肝炎患者;建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多部門合作建立進口重特大疾病用藥談判機制;建議國家藥品價格談判指導委員會將丙肝新藥列為首批談判藥品,確保上市后的丙肝藥價,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圍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發展,國際市場正從“商品消費”進入“品牌消費”階段,市場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品牌之間的高端競爭。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品牌事業起步較晚,雖然近些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品牌總體實力依然不強,在國際影響力、市場占有率、經濟貢獻率等方面,仍然存在嚴重短板。總體來看,我國品牌發展與我國綜合國力和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加強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營造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創新品牌發展的培育手段;提升中國品牌的文化內涵。
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呈現整體下行的趨勢,房地產的庫存和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都在持續加碼,過去那種房地產行業暴利現象已不復存在,盈利空間被極度壓縮和分化,甚至頻頻出現高地價、低房價及成本倒掛現象。基于宏觀經濟背景和房地產行業的實際情況,建議調整在房地產行業過熱背景下出臺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管理辦法,切實為企業減輕經營壓力,促進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暫停土地增值稅預征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