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全媒體訊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浙江代表團,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張德江和在場代表們一一握手時,作為蘭溪目前唯一的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向張德江委員長發出邀請:“蘭溪人民歡迎您再次到蘭溪視察。”“好!好!”張德江接話。
作為浙江的老書記,張德江對蘭溪感情深厚。據悉,1999年10月13日至1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張德江曾到蘭溪,調研國企改革、城防工程、郊區農業和旅游業發展等工作。在任期間,每年蘭溪防汛形勢嚴峻時,張德江都非常關心和支持蘭溪抗洪。在過去幾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張德江參加浙江代表團審議時都對浙江及蘭溪的治水情況表示關心。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時,胡季強就曾向張德江介紹:“蘭溪洪水已得到根本性治理,成為浙江河流治理的成功范例。同時,蘭溪經濟社會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好!好!蘭溪人民干得好,蘭溪歷屆黨委、政府干得好。請你回去后轉達我對蘭溪人民的問候。”張德江對蘭溪的發展表示贊許。
在今年兩會期間,胡季強不忘推薦蘭溪的同時,還準備了十余個議案和建議,從健康、教育和環保等多個方面入手,為經濟轉型升級、環境面貌改善、公眾教育普及、用藥安全提升建言獻策。而其中關鍵的一項便是精準扶貧。
去年全國兩會上,胡季強就以《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產業鏈扶貧機制》為主題,介紹了康恩貝積極參與國家扶貧攻堅戰,實施產業鏈扶貧的實踐和經驗,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高度贊賞。會議結束后,汪洋與胡季強握手交代:“希望你回去后把企業和產業鏈扶貧工作做得更好,到時給我一個總結材料。”
今年全國兩會,胡季強如約帶來了報告,他撰寫了一份長達7000多字的總結材料,梳理和歸納了康恩貝近年來對產業鏈扶貧的探索和體會。經過多年實踐,康恩貝探索出一條產業鏈精準扶貧的創新路徑。截至2016年底,康恩貝在云南、浙江等地共流轉、租用土地近12萬畝,累計投入資金逾10億元,建設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基地,構建起了“種植—提取—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惠及當地困難農戶接近2萬戶,每年每戶可因此增收1.5萬至7萬元,產業扶貧效果明顯。
胡季強認為,解決農村脫貧問題需要多管齊下。既要‘授人以魚’進行生活、醫療、教育等困難救助式脫貧,更要‘授人以漁’‘授人以愉’,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融資入股、培訓就業就地轉化成為產業工人等各種方式來建立穩定持續收入來源,形成長效的造血致富機制。
“作為一名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家,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我非常期望能通過康恩貝產業鏈扶貧的實踐,為東西聯動、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新路徑。”胡季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