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浙商網3月6日訊(記者 張名豪) 全國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的記者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開玩笑說,外媒的第一個問題總是軍費開支,國內媒體一上來就問環境治理。可見這一問題有多么受人關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一些地區嚴重霧霾頻發,治理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準備的多份建議和議案中,有一份就是關于制定《低碳經濟促進法》的議案。
胡季強說,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已將全球氣候治理的理念進一步確定為低碳綠色發展。在全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勢在必行。
“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低碳綠色發展,先后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調要走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胡季強強調,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低碳綠色發展寫入“十三五”規劃建議,充分體現了黨對人民福祉、民族未來的責任擔當和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深邃思考。
不過,他在采訪中也談到,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至今仍沒有一部規范綠色發展的《低碳經濟促進法》,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胡季強認為,制定《低碳經濟促進法》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護環境,提升我國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迫切需要,更是接軌國際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堅定走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大道的迫切需要。
為此,他建議全國人大盡快制定并出臺《低碳經濟促進法》。同時,在制定這一法律時,應注意把握明確立法的指導思想,低碳綠色經濟目標和規劃要求,建立健全低碳綠色經濟的政策保障體系,以及對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新興產業,對加快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積極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對于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的低碳和節能提出明確要求。
此外,胡季強還建議,規劃和設立低碳示范區和示范城市引導全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并開展國內低碳領域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培養建設高水平的低碳研發隊伍和技術體系,探索建立低碳技術交流機制和技術交流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