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胡季強代表應邀列席會議。會議深入學習了十 九 大報告精神。大會由張 德江委員長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作了輔導報告。在下午的分組討論上,胡季強在所在的第六小組做了感悟分享。 (發言全文如下) 自10月18日到今天上午,我五次學習十 九 大報告,尤其是今天上午聽了德江委員長和坤明部長的報告,深有感觸。這里,我用四個詞和各位領導分享我的感悟。 第一個詞是“精神” 也就是坤明部長所說的精氣神。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我認為十 九 大報告,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和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濃縮了中國共產黨人九十六年來為國家獨立人民幸福奮斗的偉大精神,濃縮了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精神,濃縮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 近 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精神。這種偉大精神,是指引我們不斷前進的不竭力量源泉。 第二個詞是“初心” 有媒體統計了十 九 大報告的云詞,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發展”(232次)、“人民”(203次)。報告通篇貫穿了“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我從中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是習 近 平 總 書 記的初心。從1975年10月7日離開梁家河時立志從政“要為人民做實事”,到2012年11月15日中午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那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美好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確莊嚴承諾,再到報告中“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宣誓,無不體現著那顆一以貫之的初心。這顆初心和使命,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根本動力。 第三個詞是“召喚”。三萬二千多字、近三個半小時的報告,我聽到的分明是一聲聲既嘹亮又穿透靈魂的召喚。這是新時代的召喚,這是黨的召喚,這是總 書 記的召喚! 報告召喚我們民營企業家滿懷激情擁抱新時代、滿懷信心邁出新征程。 報告召喚我們民營企業家激發企業家精神,從心底里開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去發現新市場、開創新產業、開發新產品、提供新服務,為發展更高質量、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實體經濟,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 報告召喚我們民營企業家明大勢、識大局、靠大譜,不失時機,不負時代,與偉大祖國的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同頻共振。 第四個詞是“擔當” 從全面小康一個不能少到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再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報告處處體現了黨中央領導和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和世界人民的擔當。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歷史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我從事中藥產業已有三十五年。作為一名有33年黨齡的黨員,作為一名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身處如此偉大的新時代,我何其幸運。 所以,我必須無所待而興,必須把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和全部事業融入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偉大事業中,成為一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征路上的無畏戰士,忠誠于祖國和人民,為全民健康事業,為振興國藥,為讓中華醫藥放大光明于世界,奉獻自己畢生心血。